2021年粮食价格将持续上涨?三个重要信号释放!
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,为了实现中国人用中国粮的使命,粮食要实现“三稳”。国家有关部门提高了本年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,并对东北地区农民手中的秋粮实现了“不拒收、不限收、敞开收、入村收”的四收政策。 在基于全世界不确定因素越发加大的背景下,政府对于粮食安全的底线认知会越来越深刻,对于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会持续加大,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只是时间和幅度问题。 农产品价格稳步上涨 今年农产品开启上涨行情,叠加下半年需求复苏,以玉米、小麦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快速上行。 玉米:据测算2020年-2021年种季产量11.45亿吨、消费量11.57亿吨,全球连续4年出现供需缺口,库存消费比降至25.7%,连续3年下滑,未来玉米有望继续处于上行通道。 大米:2021年种植季供需结构继续偏紧,产需结余一度下滑至98万吨,未来有望保持温和上涨趋势。 今年粮价:3个重要信号释放 01 今年粮价涨,地租也涨 从今年秋粮上市的时候,随着粮价的持续走高有些业内人士预测地租也会随之上涨。据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区的农民反映,有一些地区地租已经涨到一年每亩1200元,甚至高的地方已经到一年1500元! 02 种子、农药化肥都在涨价 2021年之后,农资价格上涨或将成为一个小趋势,首先在来年开春的时候,本身就是春播的关键阶段,属于农资的销售旺季,再加上粮价利好行情的出现,一些农资价格必然迎来上调。 03 进口粮对国内粮价的影响下降 2021年,进口粮对于国内粮价的影响或将继续下降,首先国际大环境在2021年迎来很大变化的可能性不大,现在玉米国际粮价最高已经涨到1.20元每斤,大豆价格受到环境影响也迎来了小幅上调。国际粮价上涨,将进一步降低对国内粮价的影响,进入到2021年哪怕粮价行情没有今年高,最终的收购价表现也不会太差。 化肥价格与农产品高度正相关 化肥消费结构中,谷类的化肥用量占比最高,玉米占16.2%、小麦占15.3%、大米占13.7%。据测算,尿素、磷酸二铵、氯化钾的价格均与农产品价格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,相关系数分别为0.84、0.82、0.85,分别滞后3个月、2个月、6个月。 弹性方面,氯化钾和磷酸二铵价格弹性更大,若农产品价格上涨10%,则氯化钾和磷酸二铵的价格将分别上涨12.6%和11.9%。 中国农资传媒出品 如有转载,请联系管理员 编辑 | 郑晓 主管 | 魏萌 监制 | 阴剑锋 |